违约金司法调整探析(二)
来源: | 作者:秦夏科技 | 发布时间: 2023-12-29 | 1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法【2021】94号

第一条第11款第3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减少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判。约定的违约金超过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确定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相对人主张违约金约定合理的,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3):

第二十条  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义务或者迟延履行其他付款义务,出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应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天津法院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标准(试行)》:

4.5违约金

4.5.1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的,支持出租人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及相应违约金的主张。

4.5.3逾期利息、违约金过高的举证责任分配符合以下原则:

4.5.3.1违约方对于逾期利息、违约金约定过高的主张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4.5.3.2违约方首先提供对逾期利息、违约金约定公平性产生质疑的初步证据

4.5.3.3非违约方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约定合理的,提供相应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13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违约方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非违约方主张约定的违约金合理的,也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仅以合同约定不得对违约金进行调整为由主张不予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主体、交易类型、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履约背景等因素,遵循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进行衡量,并作出裁判。

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恶意违约的当事人一方请求减少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第六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请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对方以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确定不发生效力、不构成违约或者非违约方不存在损失等为由抗辩,未主张调整过高的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若不支持该抗辩,当事人是否请求调整违约金进行释明。第一审人民法院认为抗辩成立且未予释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支付违约金的,可以直接释明,并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在当事人就是否应当调整违约金充分举证、质证、辩论后,依法判决适当减少违约金。